今年4月份,我公司自主研发的200KN重型海床式静力触探系统在深圳-中山跨海交通工程CPTU勘察中成功应用。在6月8日“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当天,中国科技网以题为“我国首套重型海洋静力触探装备上岗”进行了报道,并称该装备的上岗“打破了欧美在这一技术装备领域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垄断”。随后,科技日报、中国海洋报、中国能源报和人民网等多家媒体,也对该新闻进行转载宣传报道。
深中跨江通道工程项目总长约24公里,是世界级的“桥、岛、隧、地下互通”集群工程,是国家“十三五”重大工程和《珠三角规划纲要》确定建设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是连接广东自贸区三大片区、沟通珠三角“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功能组团的重要交通纽带,是粤东通往粤西乃至大西南的便捷通道。
科技日报和中国科技网等对我司自主研发的产品进行的原文报道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志伟 通讯员王春光)记者6月8日从武汉磐索地勘科技有限公司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PeneVector-Ⅲ重型海床式静力触探系统正工作在“深中通道”跨海超级工程勘察现场,标志着我国已完全掌握了海床式静力触探系统技术开发和工程服务的全套技术。
海床式静力触探系统是一种工作于海床面的海洋岩土原位测试装备,通过将一根安装了若干传感器的圆锥形探头匀速贯入海底地层,迅速、连续反映土质变化特征,可应用于桥梁隧道、港口码头、水利风电、石油平台、地质勘探、环境评价、科学研究以及海洋军事后勤保障等工程设施建设的地基勘察和检测评估。
由武汉磐索地勘科技有限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的PeneVector-Ⅲ重型海床式静力触探系统,可实时采集并记录锥尖阻力、侧壁摩擦力、孔隙水压力、探头测斜等基本参数,其最大优点在于通过多组液压装置联动实现套管和探杆的交替贯入,特别适合于浅海域深地层工程勘察的需求。据了解,该系统为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重型海床式静力触探装备,打破了欧美在这一领域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垄断。
武汉磐索地勘科技有限公司与国外先进装备以及前期钻探取芯资料进行了数据对比试验,各项试验数据显示:PeneVector-Ⅲ海床式静力触探系统已达到国际标准精度和稳定性的严格要求。今年4月,PeneVector-Ⅲ重型海床式静力触探设备正式上岗,承担了“深中通道”东人工岛和西人工岛的海底工程勘察任务。“深中通道”是连接广东省深圳市和中山市的重要跨江、跨海通道,为国家“十三五”重大工程。
中国科技网报道
科技日报报道
中国海洋报报道
人民网以及中国能源报报道